110,人民群众在身处危难时最先想到、最信得过的安全符号;
110,昼夜倾听着绵州大地的心跳,时刻守护着这份岁月静好。
2024年,绵阳市公安局着眼基层社会治理“深耕善治”,持续推动110接处警工作纵深发展,全天候高效响应人民群众报警求助,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市公安局110接警台被授予“绵阳市三八红旗集体”,奋战在这条“生命线”的全体民辅警以知难担责、忠诚为民的责任心,交出全年满分答卷。
赋能实战,支撑一线,成为绵阳110的时代担当。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大力推动建立反应快速、协同高效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110智慧接处警平台实现可视化、扁平化、智能化指挥调度。
安州分局不断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以“1+5”工作模式打造“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中心,成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首批试点单位,以110警情为源头,构建“指挥长统筹+专业警种支撑+党政部门联动”的新型指挥调度模式,高效赋能支撑案事件1319件,查找走失人员332人。
平武县局依托110接处警平台对重复报警进行全面梳理,从警情中起底排查矛盾纠纷集中点、激化点和违法犯罪线索,分类推送相关部门提早干预、介入处置,建立一事一策台账,闭环推动矛盾风险源头化解。
接警、指挥、调度,一通电话、几句言语,能救人于水火、解困于危难。全市公安110坚持“出警快一秒、平安多一分”,认真对待每一起群众报警求助,在110接警台这个群众看不见的一线,守护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台县局在紧急护送断指昏迷的幼童就医的警情处置中,用“速度”传递“温度”,联动三台、绵阳城区两地公安交警及医院,为抢救幼童开通沿途绿色通道。100余公里的路程,平时需要2个小时的行程,在两地多警种的共同努力下,仅用60分钟就将伤后昏迷的幼童送到了绵阳市创伤骨科医院得到及时救治。
梓潼县局接到梓潼县某职高学生离校后向母亲发消息要自杀的警情后,第一时间启动重大警情处置预案,开展合成作战,紧急调派辖区派出所、特巡警赶赴现场,同时指令相关警种迅速到位联动开展工作,经过多部门联动作战,及时成功救助朱某某。
北川县局专职指挥长李王志佳接到群众报警称要跳河轻生,她一边耐心细致地进行询问引导,一边悄悄地示意身边的当班同事指令合成作战专班入轨应对。在指令警力搜索报警人位置的同时,李王志佳仍积极与报警人保持联系,耐心劝慰,在报警人突然挂断电话后,她冷静处置,分析推测报警人所在位置,最终成功指令辖区警力将其救下。
全市公安机关情报指挥中心有序推进110非警务警情分流,依托110与12345非警务警情联动分流工作机制,全年分流非警务警情2795起,有效为基层警务工作赋能增效。
江油市局结合市域社会现代化治理,探索形成党政主导、公安主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警情分流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格局,非警务警情直接通过“非警务警情应急联动平台”分流至主责单位,通过平台对警情签收、处置、反馈进行全流程监督管理。
盐亭县局通过撬动县委政法委力量,完善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警医、警消应急联动机制,确保人民群众报警求助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有效解决,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您好,110,报警请讲”
一句话,成千上百次重复,成千上百次守护,带来了成千上百次温暖与希望。
一张试卷,成千上百次答题,成千上百次责任,赢得了成千上百个点赞与满分。
守正创新110,协同联动护安宁。在第39个110宣传日到来之际,绵阳公安110全体民辅警将以昂首阔步、奉献爱民的奋进姿态,用忠诚守护平安绵阳,用担当照亮人间烟火。